11月17日,团市委招募130余名来自义乌工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分别来到李祖村、分水塘、缸窑村等地助力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传播乡村文化,振兴乡村发展
和团团一起走进
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去一睹志愿者们的风采吧~
后宅街道李祖村后宅街道李祖村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义乌人的“后花园”,外乡人的“新归宿”,李祖村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国际创客村为IP定位,把美丽风景转换成美丽经济,传承和发扬李祖悠久的商贸品牌,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引领义乌乡村振兴的浪潮。
为保证本次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在李祖村顺利开展,志愿者们分布在创客中心、文化礼堂、创客广场、居家养老中心等地开展入口引导、线路引导,跟车等志愿服务。沿途,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伫立在每个转角,为本就优美的风景更添风采。
城西街道分水塘
图片来源网络
陈望道的故乡分水塘村,位于义乌西北部的大峰山脚下,四面环翠,岗峦为障。在这个精致秀美的小山村边上,有一口不大的水塘,水源从两边分流开去,西北一路流入了浦江县境,东南一路则养育着乌伤大地,分水塘因此得名。历史选择了陈望道,时光伫足在分水塘。红色基因流传在分水塘居民的心间,“真理之甜”回味无穷。
陈望道故居、村口的停车场、染料作坊门口,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挺着腰杆,微笑问候。
“请问陈望道纪念馆怎么走?”
“您好,从这里直走到头,然后左拐就可以找到陈望道纪念馆哦!”
志愿者们为来此参观的游客们提供引导、换乘、咨询等服务,在分水塘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信仰的力量。
义亭镇缸窑村
图片来源网络
义亭镇缸窑村地处义乌西南部,因制陶技艺得名和出名,制陶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由于历史悠久、遗址犹存、环境优美,整个村落被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所包容,极富韵味。
志愿者们为本次的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奉献青春力量,在长窑、老龙窑、金东古道、古戏台、大师工坊、陶艺体验中心等地都有他们坚守的身影,为来到乡村的客人们提供引导、咨询等志愿服务。服务过程中,有不少村民跑来围观,面对好奇的目光,志愿者依旧耐心十足,微笑是他们的问候,一声“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