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双轮驱动 多管齐下 《青年时报》整版报道义乌共青团的这项工作
双轮驱动 多管齐下 《青年时报》整版报道义乌共青团的这项工作
发布时间:2020/09/02

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化共青团改革综合试点,团义乌市委自我加压、抢干快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于8月初出台《义乌市深化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双十条”意见》,该《意见》以“强三性、去四化”为总目标,以团员青年“五(吾)争先”(忠诚向党我争先、创新创造我争先、实干进取我争先、开放守信我争先、乐观奉献我争先)为总抓手,谋划了自身改革“十条”和实践“十条”“双十条”改革举措。经过一个月的攻坚行动,“一村一青年委员”选育、团干部社会化选配、两新团建体系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9月1日,《青年时报》整版报道义乌基层团改“双轮驱动”新模式。






“一村一青年委员”,畅通团干部进入体制通道,夯实农村后备干部梯队;建立微信塔群“云”覆盖,打通“信息通道”,提升青年社会治理参与力;瞄准青年需求,常态化开展多元活动……自开展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以来,义乌线上线下增强共青团组织的黏性,实施增强基层团组织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轮驱动”改革,积极探索改革新模式,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走深走实。







01


社会化选聘

夯实农村后备干部梯队




近日,义乌市佛堂镇完成了村社党组织换届,村两委中多了不少年轻的面孔。

据统计,义乌市544个村社原有村社干部4172名,其中,约60%年龄超50周岁,35周岁以下的占比不足5%,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后备干部梯队断层等问题严重。如何培养“心中有民、脚下有泥、眼中有光、手中有招”的青年人才队伍,解决农村“找不到”青年、“留不住”青年的问题?

通过社会招聘、择优选聘、挂兼职等方式拓宽基层团干部来源渠道。义乌在北苑街道试点开展街道团委专职副书记社会化选聘,以12万年薪面向全国公开招选优秀青年进入团的岗位,公告发布当日,就接到了近百名求职者的咨询电话。在农村,义乌以村社换届为契机,拿出544个青年委员兼村社团组织书记岗位进行公开招选,打通村社团干部队伍建设“最后一公里”。目前,佛堂镇作为试点镇,在党组织换届中,49个村社青年委员顺利当选。

“一村一青年委员”作为义乌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重要拼图”,是具有义乌“辨识度”的重要改革举措。不设户籍、专业、性别、职业限制,面向全国选优,同时严格筛选措施,真正把政治素质好、有培养潜力、热爱基层工作的青年选进来。截至目前,有超过4000名青年报名竞选,平均年龄27至3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1.93%,经筛选,2956名优秀青年纳入青年委员预备人选库。

仅仅吸引青年还不够,义乌还为青年开场练兵。苏溪镇六都村青年周林玲组建六都青年宣讲站,10名青年宣讲员每周五通过“乡音大喇叭”为村民开讲,其本人也因出色的宣讲工作被推荐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后宅街道李祖村创业青年楼沙漠把中国传统的扎染与传统古村落相结合,以“线上+线下”方式推广扎染技艺,并在村内办亲子体验、古琴培训,实现个人创业的同时,也带动了村内旅游产业。

△苏溪镇农村青年委员在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苏溪镇六都村青年宣讲站



02


建立微信塔群

紧急指令3分钟内直达各级青年




使县域共青团恢复基本的政治功能,形成初步的社会功能,义乌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初显成效。


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团支部书记经菁的手机里,有多个直达各级青年的微信群,“担心会漏过求助的信息。”经菁提到的求助信息,有一次发生在凌晨。


来自伊朗的麦迪夫妇向社区的“亲青老娘舅”哈米先生求救:他怀孕的妻子发生出血状况,情况紧急,却一时叫不到车。随后,信息快速流转:凌晨1点24分,哈米将求救信息发送至社区二级指挥群,经菁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驻区责任医生,医生立即与当事人联系,教其应急处理办法,同时安排救护车将其妻接到医院进行救治。从收到消息到送到医院仅用时27分钟。

鸡鸣山社区是青年集聚的民族融合国际社区,有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8名人员,有29个民族的2082名少数民族同胞。辖区的在册团员有232人,35周岁以下青年1.68万人,占社区人口总数的61%。面对如此多元的人群如何开展社区团建?——鸡鸣山有办法:通过微信塔群。


鸡鸣山把团的触角进一步向小区、单元楼以及普通居民延伸,建立了以社区为一级单元,金村、樊村、江东四小区等为二级单元,楼道、沿街店面为三级单元的三级微信塔群,共建立了一级单元微信群1个,二级单元微信群3个,三级单元微信群95个。


鸡鸣山社区微信塔群是义乌共青团打通基层团组织“信息通道”的工作缩影。除鸡鸣山社区外,义乌全市建立了3.3万个微信塔群,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紧急指令3分钟直达的工作机制,实现团员青年动员力大提升。“疫情期间,微信塔群3分钟内把志愿者征集令发到青年手中,仅仅15分钟就完成3200余名志愿者集结。”团义乌市委挂职副书记楼珊珊介绍。


03


常态化开展多元活动

瞄准青年所想所需服务青年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吸引了近100万的青年人在义乌集聚,其中,超四成的青年与市场紧密相连。


据统计,义乌96%的职业青年在“两新”,为把各类新兴青年凝聚在团的周围,团义乌市委在市场、社交电商、社会组织等6个“两新”领域派出团工委,发动各级团组织成立青年社交电商协会、创二代联盟等青年组织530多个,新增覆盖团员青年近20万人。


比如,市场团工委统筹全市7个专业市场,新建22个市场团支部,按照青年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市场主营商品特性,组建青年商人发展促进会、采购商翻译志愿服务队等青年组织87个,服务覆盖青年经营户5.5万人。再比如,快递行业团委推动顺丰等7家龙头企业牵动上下游150家快递企业联合成立团组织,有效覆盖“快递小哥”6140人。

结合青年的兴趣,还瞄准青年的需求,广泛开展各类青年服务。团义乌市委整合“志愿汇”、未成年人保护小程序、十八腔等7个青少年网上服务平台,提供网上团校、婚恋交友、创业就业等“亲青”服务菜单。比如,在复工复产初期举办网上“云招聘”,为1053家中小企业发布用工需求2886条,促成2000余人就业;再比如,通过对江北下朱直播村青年流向、动态进行分析,已经为32名青年发放贷款1020万元,为3782人提供了21场法律培训。


自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义乌不断创新特色亮点,为青年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只有把小事办好,关键时候青年才会跟着团走”,团义乌市委书记傅凤丽说。

△市场团工委组织青年经营户座谈会,共话抗疫期间的贸易模式转变

△“法小青”青年律师服务团为直播电商青年提供公益法律服务